配资策略平台
中美下周将在瑞典举行第三轮磋商的消息,得到了商务部的最终确认。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公布磋商消息时透露,两国新一轮谈判将触及更广泛的课题,包括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问题,以及中国“庞大的再平衡工作”。很显然,美国这是欲开辟新战场以逆转前两次磋商不利的局面。美国能得逞吗?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了美中经贸官员下周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的消息。这一消息得到了瑞典方面的确认,随后也得到了中国商务部的确认。
贝森特在公布瑞典磋商消息时,还同时透露了事关此次磋商的三个重要信息:
一是,“我下周一(28日)及周二将在斯德哥尔摩与我的中方对等官员会面,到时我们将探讨可能将(中美关税停火协议8月12日结束)这一期限延长”。
二是,两国新一轮谈判将触及更广泛的课题,包括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
三是,中美接下来也将探讨中国如何对贸易顺差进行“庞大的再平衡工作”。
一上来就谈停火协议延期问题,这表明美方对这一次磋商的期望值并不高。之所以期望值不高,
一方面表明美方对于落实“元首共识”或“框架细节”共识没有诚意;另一方面是美方在没有落实好共识的情况下,又欲制造新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是又欲发起新的“挑衅”。
这个新的挑衅自然就是“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和“对中国贸易顺差进行‘庞大的再平衡工作’”。
“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问题,涉及中国主权,也是美国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国际化”的表现。这涉及中美政治关系,当然也涉及地缘政治战略博弈,还是“大国竞争”这一主题。
美国已经对此进行了相关制裁,而中国并未理会这些制裁。在关税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美国显然是在“节外生枝”,也可以说是在贸易战、关税战之外准备对中国另辟新的战场。如果是这样,必然会引发中美关系的全面紧张。
当然,贝森特所说的“中国持续购买被禁运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也可能被美方拿来当成磋商谈判的新筹码,或者说是利益交换项。因为此前特朗普曾经公开表示过:“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
而所谓对中国贸易顺差进行“庞大的再平衡工作”,这意味着美方有意将中美贸易或关税之争政治化、国际化。这是拜登时期提出所谓的“产能过剩”,并由此要求中国“去产能”、要求欧盟等国家“去风险”的孤立或联合打压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在“日内瓦会谈”和“伦敦会谈”,包括这期间的“元首通话”过程中,因为中国的强硬态度或坚持原则,迫使美方做出了妥协让步,或者说中国占了上风。这令美方不仅没占到便宜还失了面子,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头一遭。
如果单纯按照日内瓦和伦敦会谈的路线走下去,那就意味着进入中国节奏,被中国牵着鼻子走,这个滋味可不好受。
因此,在第三轮“瑞典会谈”中,美方准备改变打法,或者说增加新项目,目的自然不排除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此为条件或筹码,与中国讨价还价或做利益交换;二是另辟新的战场,一边磋商谈判,一边对中国发起新的攻击,以扭转被动局面。
当然,或许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在美欧磋商陷入僵局或关键时刻,欧洲领导人却率先对中国进行访问,这令美方有些紧张。
一旦中欧达成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关税战伤害的共识,哪怕仅仅是中欧贸易休战,那也可能意味着在剩下的一周时间里,欧盟在对美国的关税谈判中不会做出重大让步。
此时抛出这两大问题,都涉及欧洲的利益和立场问题,也就等于是在提醒欧洲领导人,不要忘记与中国的分歧矛盾问题。
不管是出于哪个目的,最终都是想扭转此前不利的颓势局面,变被动为主动。
尽管美方在制造新的分歧矛盾或发起新的挑衅以扭转被动局面,但在气势上显然不够强烈。
一上来就明确表态要继续延长停火时间,也就是没有指望中国会第一时间做出妥协退让,也怕逼急了中国不跟美国谈了。中国那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可不是说着玩的。
一旦在瑞典因为发起新的挑衅而谈崩了,那欧洲和一些相关国家就更有勇气不向美国屈服了,这对美国不利。
尽管这一次关税战我方明确表态“不跪不退”,但也并不想把事做绝,毕竟还是希望通过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谈判解决问题。
尽管中国一直耐着性子与美方谈判,但在原则问题上确实不会退让。这一点从三次磋商都在第三方国家进行就可以体会出来。
选择在第三国进行谈判,就像目前的以哈以及乌克兰停火在第三国谈判一样。选择在第三国谈判,实际上意在表明中美之间矛盾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磋商或谈判,实际上是在解决特朗普新发起的关税战问题,并非是中美之间真正的经贸磋商谈判,或者说是在为开启经贸磋商谈判扫清障碍。
那么,美方能否扭转与中国谈判中的被动地位,就要看新抛出来的这两大问题能否得到美国盟友国家的响应或支持了。
如果得不到盟友国家的积极回应,或者说不能把中美经贸冲突“国际化”,这个节外生枝就可能成为美国自己的麻烦。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的问题是,其他国家不会看不出美国的小算盘。要是没有美国严重破坏世界经济和损害他国利益的关税战,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呼应。就像拜登当初提出产能过剩问题时欧盟也跟着喊“去风险”一样。
可这一次形势不同了。积极呼应美国,就等于是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卷入中美大国竞争的漩涡之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也严重违背了欧洲战略自主的初衷。
重要的是,一旦美国在关税谈判中不做出让步,而又与中国展开关税战,那可是要受到“前后夹击”的。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前后夹击下,任何国家或联盟不死也得扒层皮。
因此,特朗普的这一招欲使中美贸易之争国际化、政治化的阴谋是很难得逞的。
或许,这就是美方的一次火力侦察或试探;也或许真的是想以此为筹码与中国在谈判中做利益交换;也或许就是想迫使中国尽快与之谈经贸协定,毕竟特朗普急着访华与中国签署协议呢。
从第三轮谈判还在第三国进行来看配资策略平台,显然中国并不急于与美方展开正式的经贸协议谈判。中国也在等待特朗普关税战争的最终结局,或者说在等待关税战对美国伤害显现之时再出手。
辉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